科学辟谣
“九零后已经开始脱发了!”
先不去管这句话中含有多少戏谑和夸张的成分,白天打工人晚上尾款人的重重压力,以 70 后- 90 后为核心的几代人,对头发的珍视程度日益加强。与此同时,跟发际线的后移同步的,还有白发族入门年龄的不断前移。
三千烦恼丝带来的烦恼,很多人期待依靠老祖宗的智慧来缓解和应对——“生姜擦头皮可以生发、何首乌泡酒、每天两勺黑芝麻能让白发返黑”等古法妙招,直接带火了相关食材的销量。可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偏方”,真的有效吗?
01
一夜白头华发早生究竟为哪般?
生理性白发的出现与年龄有关,是由于长出白发的毛囊内黑素细胞变性、消亡,黑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能力也随之降低,故这个毛囊中再长出的毛发就不带黑色素了。通常来说,白发会在 30 - 40 岁从颞部开始出现,逐渐扩散至顶部和枕部,到 50 岁时,50 %的人群中至少50%毛发会变白。青少年过早的出现白发,属于色素紊乱性疾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明确。研究显示,部分过早白发的病人是具有家族类似疾病病史的。
虽然毛发可以再生,但是毛囊中凋亡或失去活性的黑色素细胞是不能再生的,所以一旦开始出现白发,已经形成的白发是不能靠药物治疗再次变黑的。人类的毛发是以单个毛囊为基础单位的,拔除毛囊中的白色毛发,只能是肉眼上暂时不可见,但是毛囊是可以再生新的毛发的,等新生的头发再长出来,同样还是不带黑色素的白发。
所谓“白发拔一根长十根”的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白发数量逐年的增多,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都开始老化而失去了产色素的能力,所以才出现了满头的银发。
02
黑芝麻何首乌银丝返黑有点难
白发是因毛发中色素减退或缺失而使毛发变白或变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黑色素细胞衰老和失去活性的表现。除了染发外,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实验证实任何食物或药物能增加毛囊中黑色素的含量,所以黑芝麻和何首乌能否真正使白发变黑还有待商榷。不过黑芝麻中富含毛发生长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与其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食物一样,有助于毛发的生长。
03
日脱发量超过100根
就要拉响脱发警报
毛发是有生长周期的,包括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三个不同阶段。在正常的头皮中,90 %- 95 %的毛囊都处于生长期,而剩下的(5 %- 10 %)则处于休止期,这些休止期的毛发在一段时间后最终会相继脱落。正常生理情况下,毛发脱落的速度为每天 50 ~ 100 根左右,这个数量也会因个体差异和季节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发现自己每天的脱发量明显超过 100 根,就需要加以关注了。
其实脱发有很多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休止期脱发、雄激素性秃发、斑秃等。另外,不同的代谢状态的改变,比如怀孕、过度节食、长期精神压力都会导致大量生长期的毛发异常的同时进入休止期,并从头皮脱落。
04
“秃”如其来怎么办?
先找医生来诊断
少量且短时间的脱发,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调节生活饮食的方式改善,一旦出现长时间逐渐加重的脱发情况,建议还是要去医院请医生给出明确的诊断,才能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在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脱发类型为休止期脱发,这一类型的脱发多与全身疾病(大型外科手术、严重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内分泌疾病等)或生理状态(如怀孕、饥饿、节食、低蛋白饮食、严重长期的精神压力等)的改变相关。若患者是生理状态改变而引起的休止期脱发,找到自身符合的发病诱因,改变生活状态,脱发情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另外也有一部分病人是雄激素性脱发,以男性多发,这类病人多有家族遗传史,是不能单靠改变生活饮食习惯终止疾病的病程发展的,还是要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像是一些传闻中的生发秘方更是要谨慎对待,比如声名远播的“生姜擦头皮”,其实就是特别不靠谱的。目前已有科学研究证实,生姜的提取物 6 -姜酚是抑制毛发生长,外国也有研究试图将这种生姜提取物加入脱毛膏中,所以用生姜擦头皮反而会越擦头发越少。
05
细节做好秀发乌黑又浓密
毛囊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永久再生性的器官。头发除了保护头皮、抵抗热量丢失等作用之外,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社交功能。头发的受损或脱落会导致人们沮丧、悲伤和社会功能的障碍,因此人们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用于头发的装饰和保养上。
其实预防脱发,我们可以从日常点滴做起。日常生活要注意劳逸结合、心情放松,尽量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的精神压力,避免超强运动量的消耗性体育运动。对头发的保养和护理也要讲究方法,避免长时间梳过紧的发辫和频繁的烫染,使用吹风机时的温度不要过热,洗发后适当在发梢使用护发素,注意头发的防晒,使用稀齿圆头的梳子。饮食上,要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不要节食减肥、多摄入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铁、锌、钙、铜、碘的食物。方方面面都注意到,其实想要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也不是太难的事儿。
作者 | 陈 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治医师
审核 | 程 芳 邢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不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