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达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站

Need New Vision Adobe Flash Player

Get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首页 -> 科协新闻 -> 科协动态

川省达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助推三农发展

来源:    编辑:    发布日期:2018-05-07 16:39:20    点击数:2490 人次

前不久,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年度糯稻种植户表彰暨10万斤种子免费发放大会,为此公司拿出百余万元。“我们能有这样的气魄,因为公司效益猛增,目前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归根到底是因为2015年我们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为我们企业展翅起飞打开了广阔的天空……”公司负责人说。

“十二五”初,四川省达州市启动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到目前共命名了三批10家,其中省级2家,共引进院士1名,专家31名,合作项目13个。“因企业是载体,所以诞生的科技成果转化迅速,不仅加快了企业本身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进而有效推动了达州经济发展。”达州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莫怀学说。

为了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实施意见》和《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实施办法》,决定每年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对授予省级、市级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和15万元的资助。

妙手回春,大智慧释放大活力

达州市大竹县是中国苎麻之乡,但由于加工污染大、产品研发滞后、产品质量欠优等原因,到本世纪初,各麻纺织企业纷纷倒闭,四川玉竹麻业老总张小祝便是在这种背景下接的盘。

“其根源在于高端人才匮乏,且受技术瓶颈的制约。”张小祝说。自古以来,苎麻纺织品很难进入服装行业,因为质硬起皱、色牢度差、刺痒感强且不亲肤,这是个世界性难题。

张小祝在2005年出资400万元收购现在的玉竹麻业,身为几十年苎麻纺织业技术骨干的他有些不甘心,为此他坚持攻关9年,陆续投入一亿元的资金,但收效甚微。

转机出现在2014年夏天,大竹县委、县政府也在苦思冥想如何拯救这唯一的苎麻纺织企业,因为这个企业一倒,全县10余万亩苎麻将荒废,数万麻农将失去经济来源。

借着达州市号召全市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东风,大竹县委组织部、县科协等领导说动张小祝,远赴西安去拜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开始,姚穆教授根本不看好玉竹麻业这么个小企业,经过三顾茅庐,张小祝对苎麻纺织业的痴心深深打动了姚教授,他决定来大竹。

2014年7月,以姚穆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与玉竹麻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告川东北首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大竹县随即决定每年拿出500万元支持苎麻产业发展,玉竹麻业也决定每年拿出30万元且逐年递增10%的经费用于支持专家团队开展工作。

通过姚院士先后7次来企业实地指导,企业先后23次主动上门咨询,以及专家团队开展的275次远程培训,终于找到苎麻产品技术短板的关键所在,同时为企业重新确立了“高新特精优”的发展定位,从此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技术团队围绕苎麻优良品种选择、收割模式创新、纤维细度柔韧度提高等进行攻关试验,随即,苎麻脱胶工艺、紧密纺技术应用、大圆机针织专纱线技术等取得重大突破,共研发出86个新产品,4个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共诞生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而且,企业成功进入军工领域,新建的军队防化作战服生产线去年投产。

“科技创新让企业迎来V型反转,我们的苎麻纤维售价要高于国内市场价30%,苎麻纱售价要高于同规格一线品牌亚麻纱市场价15%,企业产值迅速跃升到2亿元。”张小祝说。

点石成金,涉农企业羽翼速丰

2013年,从新西兰留学创业归国的硕士廖梓婷,在她的家乡渠县收购了一个荒废了9年面积达4000余亩的高山林下茶园,注册了四川秀岭春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开始,廖梓婷就十分重视高端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她迅速联系上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茶叶方面的专家,开展一些课题研究。首先,专家阻止了她的品种改良计划,因为这是川东北地区所剩下的唯一一个川茶本地品种——川小叶群种。“川小叶群种虽然产量不高,但滋味好、香气浓;这么好的高山林下环境,如果种良种茶,那就太浪费资源了。”西南大学高级教授童华荣对廖梓婷说。接下来,专家们给她提供了羊粪加发酵剂自制有机肥的方法,还给她列出了一个生物农药生产厂的清单。

2016年初,“秀岭春天”成功建立起院士专家工作站,童教授答应每季度来工作站实地指导半个月以上。有了行业顶尖级人才的推动,从技术革新到新产品的研发,成果接二连三获奖,年产茶叶6万多公斤,年产值3000余万元。

另一家企业——四川宕府王食品有限公司,原本仅是一个烘制干黄花和靠传统工艺制作呷酒的小企业,从2014年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后,年产值迅速飙升至2亿元。“我们现在拥有11项发明专利,共研发出120余个产品,销售半径从川东北地区迅速覆盖到世界各地!”张清平说。

“宕府王”的羽翼速丰,西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阚建全和四川省食品发酵研究设计院院长陈功功不可没。由阚建全牵头成功研发出的生物保鲜黄花加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黄花的工艺加工技术、热泵—热风联合干燥无硫黄花的工艺、即食黄花菜(饭菜香)新产品工艺技术等,由陈功院长牵头成功研发出的纯天然呷酒酿造3项新工艺及纯天然绿色保健呷酒液的制备方法等,让企业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公司也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连锁带动,企业活则产业活

“过去一斤麻只能卖2-3元,现在可卖到每斤5.5元,明年我们还将提高到每斤7元。”张小祝说,“我们的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相应也就能给出更高的原材料收购价。”

这便应了张小祝常说的那句话:一个企业可以拯救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可以拯救一方经济。就目前的价格来算,“玉竹麻业”的复活给全县麻农带来的增收超过亿元。“如果我们满负荷运转,可以养活全县5万麻农,进一步扩大生产,完全能够消耗全县10余万亩苎麻。”

同样的效应在其他几家企业也同样显现。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原本就是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成立院士工作站之前,所带动的全县糯稻种植面积仅为5万多亩,2015年初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后,一系列的新产品和年产3万吨糯米粉的新生产线投产后,所带动的糯稻种植面积一下达到10万亩,基地覆盖大竹、邻水两县23个乡镇80多个村10万农民。糯稻收购价格比普通稻谷高出25%以上,加上公司免费提供种子和部分农资,以及给贫困户资助机收补贴,一年可为农民增收近6000万元。

“渠县是中国黄花之乡,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前,全县黄花收购价格仅为每斤0.5元,且很多地方的黄花根本卖不出去,农民懒得摘就烂在地里。”张清平介绍说,“从2014年起,价格一下涨到每斤1.6元,然后年年涨,到2016年均价超过每斤3.2元,有时候收购价超过每斤4元!全县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6万亩增加到10余万亩。”

而且,过去传统种植黄花一年只采摘一季,现在专家团队正在研究新的种植技术以达到一年四季采摘,再加上黄花茎叶综合利用技术的成熟,每亩产值将进一步提高。“就目前来看,每亩黄花收入八九千元,新的种植技术实施后,可翻一番,加上茎叶综合利用,每亩还可增加1500元左右的收入,将来农民种植黄花的积极性将会空前高涨。”张清平说。(李传君)


               
  • 达州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