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三月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首批“达州英才计划”科技菁英人才入选者赖川衣着正装,身披红色绶带,代表团队上台领取了2021年度达州市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七年前的三月,也是赖川人生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月份。2015年3月,赖川从重庆大学博士毕业,以高层次人才的身份入职了四川文理学院。
整整七年,赖川立足高校、面向企业,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让高校科研在院墙之外扎根。
“当时获得的经费比较有限,做实验所需要的一些试剂、药品和材料都是自己和团队自费购买,坚持做了两三年。”2016年,赖川与所在院校的老师学生们组建了一支团队,免费帮达州当地企业和单位做研发。2019年,新材料产业被列为达州市“6+3”重点产业之一。为了打破技术垄断,赖川带领在校师生团队开展了玄武岩相关研究,服务于达州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赖川说:“近年我和我的团队主要开展玄武岩纤维浸润剂技术研究,该技术作为玄武岩纤维生产过程的‘芯片’技术,获得156万的项目支持,现已在玄武岩纤维浸润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获授权专利12项。”
作为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赖川在2019年夏天赴万源考察富硒农作物种植试验地选址时,突遇暴雨、山体滑坡和隧道积水。“当时天下着暴雨,万源负责联络的人员建议改天再去,但为了不扰乱研究计划,我和队员选择继续前行。前行中,我们途遇一个隧道,隧道里面的积水已没过了车轮。”赖川回忆说,“同行的老师在隧道积水中看见并摸到一个车牌,不是我们的车牌,但转身看到自己的车牌也没了,被水冲掉了。当时感受到了恐惧,在担心前面到底能不能冲过去的同时,也担心隧道会不会塌方。最后,还好有惊无险,顺利完成了计划。”
“作为科研工作者,在科研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会遇见多少风雨,也不知道结果是否美丽,但如果不去做、不去闯,便一直不能拨开云雾现日升。”对于科研,赖川有着执着的追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赖川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9项,获授权6项;主持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达州市科技局、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绿色催化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各级项目20余项,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达州市科技进步奖和自贡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共4项,用青春和奋斗书写了自己的人生篇章。